大家好,金陵吹梦到西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吹梦到西洲陵晨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金陵吹梦到西洲和吹梦到西洲陵晨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南北朝:佚名《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2.唐代:李白《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唐代:杜甫《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4.唐代:杜甫《梦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5.唐代:杜甫《昼梦》: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6.唐代:白居易《梦微之》: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7.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8.唐代: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9.唐代:刘禹锡《忆乐天》:寻常相见意殷勤,别后相思梦更频。
10.唐代:皇甫松《梦江南》: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1
1.唐代:皇甫松《忆江南》: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
12.唐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3.唐代:李商隐《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14.唐代:李商隐《春雨》: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15.唐代:杜牧《旅宿》: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16.唐代: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7.唐代:杜牧《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18.唐代:韦庄《女冠子》: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19.唐代: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20.唐代:韦庄《含山店梦觉作》: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2
1.唐代:卢纶《长安春望》: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22.唐代:卢仝《有所思》: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23.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4.唐代: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25.唐代: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26.唐代:武元衡《春兴》: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27.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28.唐代:王昌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29.唐代:李存勖《阳台梦》: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
30.五代:李煜《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3
1.五代:李煜《清平乐》: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32.五代:毛熙震《菩萨蛮》: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33.五代:冯延巳《鹊踏枝》: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34.五代: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35.五代:李煜《乌夜啼》: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36.宋代:苏轼《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37.宋代:苏轼《念奴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8.宋代:苏轼《南乡子》: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39.宋代:苏轼《南乡子》: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40.宋代:范仲淹《苏幕遮》: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4
1.宋代:欧阳修《玉楼春》: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42.宋代:欧阳修《蝶恋花》: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43.宋代:欧阳修《蝶恋花》:花里黄莺时一弄。
日斜惊起相思梦。
44.宋代:晏殊《玉楼春》: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45.宋代:晏殊《采桑子》: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46.宋代:晏几道《临江仙》: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47.宋代: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48.宋代:晏几道《临江仙》: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49.宋代:晏几道《阮郎归》梦魂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
50.宋代:晏几道《鹧鸪天》: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5
1.宋代:晏几道《鹧鸪天》: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52.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53.宋代:姜夔《鹧鸪天》: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54.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55.宋代:连静女《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
56.宋代:连静女《武陵春》: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
57.宋代: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
58.宋代:陆游《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59.宋代:陆游《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60.宋代: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6
1.宋代:辛弃疾《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
62.宋代:辛弃疾《南乡子》;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63.宋代:秦观《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阑干。
64.宋代:秦观《梦扬州》: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65.宋代: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66.宋代: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67.宋代:李清照《蝶恋花》: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68.宋代:李清照《诉衷情》: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69.宋代:李清照《临江仙》: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70.宋代:李清照《念奴娇》: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7
1.宋代:程垓《卜算子》:一纸鱼笺枕底香,且做新来梦。
72.宋代:程垓《卜算子》: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73.宋代:贺铸《梦江南》: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74.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75.宋代:周邦彦《苏幕遮》: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76.宋代:朱熹《劝学诗》: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77.宋代:孔平仲《昼眠呈梦锡》: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78.宋代:潘阆《酒泉子》: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79.宋代:陈与义《临江仙》: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80.宋代:蒋捷《梅花引》: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8
1.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82.宋代:晁公溯《四月一日舟中》:汀苹不与春同老,池草能随梦复生。
83.宋代:黄庭坚《次韵几复和答所寄》: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84.宋代:苏舜钦《夏意》: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85.宋代:毛滂《临江仙》: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86.宋代:陆叡《瑞鹤仙》:花悰暗省,许多情,相逢梦境。
87.宋代:欧阳澈《虞美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88.宋代:石孝友《卜算子》:收拾眉尖眼尾情,作个鸳鸯梦。
89.宋代:康与之《风入松》:要见只凭清梦,几时真个相逢。
90.宋代:聂胜琼《鹧鸪天》;寻好梦,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
9
1.宋代:文天祥《金陵驿》: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92.元代:张可久《清江引》: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93.元代: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94.元代:徐再思《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95.清代:龚自珍《浪淘沙》: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
96.清代:王国维《如梦令》: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
97.清代:纳兰性德《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98.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9.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南风吹梦到西洲
——咏南风古诗词赏析(下)
王传学
南风有情,常寄相思之意。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里最美的抒情诗,却不只是写情,连写景亦开出一片新天地,南方有些地方江海不分,过江亦说是过海。
所谓“海水梦悠悠”,不过是江水梦悠悠罢了,用“海”字显得广大浩渺,将私情也化入天地间了。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把南风写得很有情意,把“我”的相思之梦吹到西洲的那个“她”或“他”,把相思之意写得含蓄而有韵致。
再如唐代诗人李益的《长干行》: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长年在外,她在家中的思念只好托付给风了。
五月南风吹来,思念丈夫到了巴陵一带;八月西风吹来,思念丈夫从扬子江出发,能早点回家。
诗中的南风、西风,是引起女主人公情思的媒介。
南风还用于寄寓思乡之情,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寄东鲁二稚子》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时因思念东鲁兖州(今山东济宁)家中的女儿平阳和儿子伯禽而创作的诗篇。
此诗形同一封家书,语言朴素,笔触细腻,由眼前景,遥及寄居东鲁的儿女,感情真挚,充满关爱,抒发了浓烈而真切的父子亲情。
诗以景发端,在读者面前展示了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描绘得清新如画。
接着,即景生情,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感到自己浪迹江湖,茫无定止,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
思念及此,不禁心急如焚,焦虑万分。
春耕的事已来不及料理,今后的归期尚茫然无定。
诗人对离别了将近三年的远在山东的家庭,田地,酒楼,桃树,儿女,等等一切,无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女更倾注了最深挚的感情。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
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
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
诗篇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所特有的关爱、思念之情。
诗中的南风意象,是触发诗人展开想象的重要媒介。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诗人的心由于南风的吹拂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虚幻境界,想象出一连串生动的景象:山东任城的酒楼;酒楼东边一棵枝叶葱茏的桃树;女儿平阳在桃树下折花;折花时忽然想念起父亲,泪如泉涌;小儿子伯禽,和姐姐平阳一起在桃树下玩耍。
诗人把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和神态都想象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折花倚桃边”,小女娇娆娴雅的神态惟妙惟肖;“泪下如流泉”,女儿思父伤感的情状活现眼前;“与姊亦齐肩”,竟连小儿子的身长也未忽略;“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一片思念之情,自然流泻。
其中最妙的是“折花不见我”一句,诗人不仅想象到儿女的体态、容貌、动作、神情,甚至连女儿的心理活动都一一想到,一一摹写,可见想象之细密,思念之深切。
紧接下来,诗人又从幻境回到了现实。
于是,在艺术画面上读者又重新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看到他“肝肠日忧煎”的模样和“裂素写远意”的动作。
诚挚而急切的怀乡土之心、思儿女之情跃然纸上,凄楚动人。
全诗由见吴人劳作而思家里当是春耕时节,继而对家中的桃树展开描写,随即由树及人,抒发对儿女的一片想念之情。
结尾点明题意,表达寄托思念之意。
全篇如同一封家书,言辞亲切,充满关爱之情。
南风意象在离别诗中很有情意,如唐代诗人李颀的《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
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
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
罢官昨日今如何?
陈章甫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原籍不在河南,不过长期隐居嵩山。
他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
经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特为请示执政,破例录用。
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
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因此无意官事,仍然经常住在寺院郊外,活动于洛阳一带。
这首诗大约作于陈章甫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李颀与他交情较深,送他到渡口,以诗赠别。
开始四句是第一部分,以托物抒情的手法,点明分别的时间和原因。
“四月南风大麦黄”一句,概括出时令特点,明白晓畅。
“嘶马出门思旧乡”一句,以出行之马喻人,既点出了题意,又有几分新颖。
接下来八句是第二部分,诗人以多种手法描绘陈章甫的外貌和品格,为挚友绘出一幅生动传神的画像。
首先,描绘陈章甫光明坦荡的内心世界和气宇轩昂的外表仪态。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陈侯是对陈章甫的尊称。
内心里,他做人坦荡,外表上他宽额美髯,仪表堂堂。
两句诗前后映衬,突出了陈章甫表里一致的气质。
其次,借用典故描写陈章甫的才学品性。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按《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我晒书’。
”在此,以郝隆比陈章甫,说明他不仅才学雄富,而且与郝隆一样落拓不羁,不愿和世俗权贵同流合污。
再次,用白描的手法写陈章甫罢官后的生活与心态。
罢官后时常一醉方休,万事都不放在心上。
但醉卧醒来,仍不能不空望孤云。
“空望”二字,一方面,反映出陈章甫虽有高情远志,却不能实现,只能空望,不难想见他胸中的不平和愤懑!
二来,通过落拓失意而凝望孤云的情态,突出了他不愿投靠达官贵人的孤高性格。
最后六句是第三部分,用高度概括的笔触,写两人的遭遇和惜别难舍之情。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陈章甫为人耿直,敢于顶撞当朝权贵。
这样正直不阿的人,在封建社会中当然难以见容。
对此,诗人扣住送别,借津渡风波,很自然地将陈章甫的遭遇融汇进了这一艺术形象之中,它既是诗人对陈章甫仕途失意的艺术概括,又是对“连天黑”的世道的揭露与批判。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李颀家在颍阳,古属郑国,因此自称郑国游人。
李颀原想以苦读建功立业,可是在任新乡县尉之后,由于他不愿趋奉权贵很长时间未被升职重用,不仅幻想破灭,而且落到了“数年作吏家屡空”的结果,因此他产生了辞官归隐的思想。
“洛阳行子”指陈章甫。
他怀才不遇,对社会世道不满,但又无力改变,只得空自叹息而已。
这两句,写出了他们对现实失望和不满的共同心声。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以谒问透露出世态炎凉,反映了李颀与陈章甫之间的深厚友谊,不因陈的被罢官而有所减损。
诗人以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通过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为不满。
而诗的笔调轻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确属别具一格。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金陵吹梦到西洲和吹梦到西洲陵晨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